第1章 秋风起(上)
秋风吹过东流的大江,将两岸的枫叶浸成深红,似火,似晚霞。
一叶扁舟泛于江上,向着江北而去。
小舟共乘两人,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还有一位身着红袍的女子。
“这样的景色,老爷子我可是看了好几十年啦。可就是这样,还是怎么都看不够。”
老翁一边撑船,一边向那远望南岸的女子搭话。
“可这样的秋景,我已好久没看过了。”
女子站起身来,又向江北望去。
“秋景每年都如期而至,可看它的人,却未必能够如约而来。”
老翁没有回话,只是依旧按着他的节奏摇动着手中长长的竹竿。
良久,女子叹出一口气,又从怀中取出一杆竹笛。
“老先生,您愿意听我吹一曲吗?”
老翁眯缝着眼,似乎很是享受这江上清冷的秋风。他点点头,依旧没有言语。
笛声随着江风升腾而起,婉转悠扬似滚滚江水,哀叹凄凉如瑟瑟秋风。
船尾撑船的老翁,也不禁放满了手中的动作,聆听起这不知名的一曲笛音。
一曲奏罢,那女子放下持笛的双手,转而眺望着无际的江水。无言的惆怅,从眸子中流露而出。
“敢问姑娘,此曲何名?”
老翁出言打破了江上的寂静。
“此曲,无名。”
女子收起竹笛,回头看向老翁。
“教我吹奏之人,已经不在了。今日触景生情,聊以昔日所学此曲纪念。”
......
小舟缓缓靠岸,江枫语再次踏上阔别许久的故土,心中的情绪难以言表。
“近些日子,江北可算不上太平。姑娘孤身一人,一定要注意安全才是。”
“有劳您担心了,我行走江湖,自然有一招半式傍身。萍水相逢,就此别过,您也多加保重。”
江枫语背上行囊,拿了长剑,就与老翁告了别。
“煦城,我回来了。”
江枫语这样想着,心中的情绪更加汹涌起来。此次江南之行,历时两年,归乡自是令人感到急切不已。
但是,她又不想回去。因为她知道,自己已是孑身一人,无依无靠。回到那个地方,多半也只是徒生伤悲而已。
“总归是要回去看看师傅的。”
江枫语扫开脑海中的种种杂念,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煦城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因此想要到达煦城,江枫语还有几百里山路要走。虽说凭她的轻功本事,百里路不过是顷刻之间。但她想要慢慢走,看看这山中秋景,顺便平缓一下自己的心境。
“嗯...酒喝光了啊...”
走了几个时辰,江枫语只觉口干舌燥。取下腰间酒葫芦晃荡两下,才发现已是空空如也。原来是江上秋风微寒,想要喝些酒暖暖身子,结果几口下去,酒全都下了肚。
“看来,喝酒也消不了愁啊。”
江枫语又想起方才江上,自己喝了些酒,反而愁从心起,不由得摇了摇头。
话虽如此,酒瘾上来了,不解解馋可不行。江北的酒,可是好久没入过口了。
如果江枫语没记错的话,此处应该是有一处酒家在。当时江枫语南下渡江之时,曾在山中见过一家小店,从那里打了一壶酒。
“希望还能找得到。”
江枫语怀着这样的想法,继续沿着小路前进。
人迹罕至的山中出现炊烟,还有那隔着百米就能闻到的醇厚酒香,肯定就是它没错了。
江枫语运起轻功,飞也似的行向那山中酒家。
这是一家不大的小店,屋内只有两张饭桌,外面的空地倒是摆着许多桌凳。
小店门外停着两辆马车,想必是途径此处的商人在此歇脚。
“叨扰了。”
江枫语打了一声招呼,掀开门帘走入了屋内。
“欢迎欢迎,这位客官,来些什么酒,什么菜?”
柜台后面的老板见到有人进来,脸上立马挂上了笑容。
“温一壶好酒,再来两斤牛肉。”
行了半日,江枫语也觉腹中空空,便打算吃了晌午饭再走。
“好嘞,您坐下稍等片刻。”
老板从柜台后闪出身去,进到后厨里了。
江枫语也自己坐到了那张没人的桌子旁,把长剑靠在腿边,等着上菜。
另一桌坐着的,自然就是那门外马车的主人——三位行商。
“那位姑娘,敢问你可是本地人士?”
那三人中看起来最为年长的一人开口向着江枫语问道。
江枫语睁开眼,方才她正闭目养神,突然听到有人叫她。
“不错,我正是煦城人。不过刚刚从江南回来,马上回到煦城。”
“莫非你们也...”
江枫语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对桌三人。
“嗯,我们兄弟三人从徐州来,正要前往江州煦城做些皮毛生意。”
“可惜,我们人生地不熟,在此山中迷了路,正在寻找能为我们指引方向之人。”
“不知姑娘愿不愿意帮我们这个忙呢?”
那人应该是三人中的大哥,语气略带尴尬,不过很是诚恳地说。
“原来如此...”
三人见状,觉得很有希望,终于有人能带他们走出这荒郊野岭了。
“我可以帮你们这个忙。不过...”
三兄弟看江枫语的脸上又露出犹豫的神色,随机面面相觑起来。
“姑娘你放心,我们肯定不会少了你的报酬的!”
坐在大哥旁边的,看起来年轻一点的人赶忙说道。
“我并不关心什么报酬,我只是有些担心。仅凭我一人,可能没办法保护你们三人的安全。”
江枫语认真地说道。如果只有她一个人,余下的百里山路仅需走几个时辰便可。但是带上那几个人可就不一定了,在野外露宿暂且不说,还会遭到野兽的袭击。
更何况,那些商品,还可能会被附近的山匪盯上——那江上老翁说过,最近可不太平。
“这...”
大哥和二哥四目相对,脸上的表情也说明他们也犯了难。进山以来的这几天,他们倒是没怎么遇到危险,但他们也知道,不可能总是如此侥幸。
“俺说大哥二哥,你们是不是忘了还有俺啊?”
这时,一直不声不响坐在大哥二哥对面的小伙子说话了。
“就算那位女侠没法保护你们,俺也会护你们周全的。”
说着,那黝黑的小伙子从桌子的侧面将一把大刀拿起,随后轻轻地放在桌子上。
“哎呦,你看我俩,差点忘了还有你在啊,哈哈哈!”
“怎么样,这位姑娘,若是加上我这三弟,总可以了吧?”
江枫语看了看那憨厚的黝黑小伙,点了点头。
“三位,待我吃完,咱们就出发,你们意下如何?”
江枫语看着刚刚送上来的一大盘牛肉和一壶好酒,和那三兄弟商量到。
“姑娘,还请你慢用!”
江枫语也不客气,直接夹了一大筷子牛肉塞进嘴里,没等嚼几下就端起酒壶,仰脖喝下一大口,连带着牛肉一起送进肚里。
“嗯,真是不错。”
殊不知,这样的吃法已经把旁桌的三兄弟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一眼看去英姿飒爽的女侠,吃相竟如此豪放。
三下五除二,牛肉和酒就都进了江枫语的肚子。她舔舔嘴唇,喊老板帮自己的酒葫芦装满,把几两碎银拍在桌上,就起身准备出门了。
三兄弟见状,也是结了他们自己的账,跟着江枫语走了出去。
“对了,还不知姑娘芳名,可否告知?”
大哥和二哥架着马车,缓缓地跟在江枫语后面,三弟则单独骑一匹马,跟在大哥二哥旁边。
“江枫语,江河的江,枫叶的枫,话语的语。你们三位呢?”
江枫语回头看着马背上的大哥。
“我叫杜佳茂,这是二弟杜佳盛,三弟杜佳兴。我和二弟已经做了很久的商人了,三弟倒是第一次出来历练。”
“我三弟此前一直在沂州的凌霄山上习武,前不久写信给我们说门派让弟子们下山历练,为时半年,然后他就来徐州投奔我们哥俩了。”
杜佳茂为他们兄弟三人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
“江姑娘之前说过从江南回来,在江南待了多久呢?又为何要去往江南呢?”
这次是杜佳盛开口问道。
“我是两年之前离开江州,动身前往江南的。至于为什么,大概是想要找到人生的志向吧。”
江枫语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好用一个马马虎虎的答案搪塞过去。
“江姐这么早就开始寻找人生志向了啊...不想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将来要干啥呢。”
杜佳兴摸了摸后脑勺,憨厚地笑着。
“你小子还要啥人生理想,不如早点回来和我们一起赚钱算了。”
杜佳茂开玩笑似的打趣道。
“不如去参军如何?佳兴你生来体格健壮,还学过武,到了战场上还不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杜佳茂倒是在认真地给自己的弟弟出谋划策。还真别说,杜佳兴闭上眼睛,估计真的在考虑这条路了。
“我的前路,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江枫语听着身后三兄弟你一言我一语,不禁思索起自己的将来。
......
时间就在不经意间流逝,一行人也已经离煦城只剩下了不到百里的路程。
“天色渐晚,连夜赶路可能会有危险,还是准备扎营休息吧。”
江枫语看着天边的残阳,橘红色的日光将俊俏的脸染上了夕阳的颜色。
“江姑娘所言极是,深山老林还是小心为妙。佳盛,佳兴,咱们去寻些柴火过来!”
三兄弟翻身下马,分头去树林中捡拾柴火了。
秋季干燥的天气,再加上满地的残枝落叶,一行人很快就生起了过夜所用的篝火。
“这样就行了,寻常野兽不敢靠近咱们。不过,还是要轮流守夜才行。”
四人围坐在火堆旁边,江枫语用树枝拨弄着火光中的柴火,以保证它们充分地燃烧。
“嗯,还得记得给火添柴才行。”
......
安然无恙的一夜过去,四人熄灭火堆,继续向着煦城前进。
就在江枫语一行离开不久之后,她们的临时营地就来了一伙不速之客。
“老大,还热乎着呢,看来没走多远!”
一个身材细长的男人把手从火堆的余烬中缩回,转头看着骑在马背上的高大男人,兴奋地说道。
“而且看马蹄印的方向,应该是朝着煦城那边去了。”
另一个同样骑在马上的男人也跟着说道,他也带着满脸的兴奋看着旁边的男人。
那个被称为老大的男人脸上露出了一道残忍的笑容,在他脸上可怕的疤痕衬托下显得更加狰狞恐怖。
“没想到,出来透个气都能给我们遇上这种好事。兄弟们,给我跟上去,看看他们运的是什么货色!”
疤脸男人一挥手里的大刀,周围骑马的一众喽啰都高呼起来,一齐沿着江枫语一行离开的方向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