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我的懷疑
自我到底是甚麼呢?
在基礎的教科書上,早已有自我、本我與超我的說法。
換言之,根據這種說法。所謂的我,是由我、我無法理解的他人,和這個讓人無所適從的世界共同形塑而成的。
我發自內心討厭這種說法,卻又不能完全的否定之。
很不想承認,有時候我確實會受別人影響,會不會哪天,我就會因此變得不再是我,甚至變成過去所厭惡的人呢?
一直以來,我都對此感到有些畏懼。
而我現在這個詭譎的身分更是加重了這份擔憂。
但這先不提............
最近,我經常會忘記和雨海說學校碰到了甚麼比較重要的事,讓她因此受了些罪。
想了想,理由很簡單,我以前不怎麼和別人交流,無事一身輕,所以無須在意於此。
但我比雨海稍微外向一些,也因此和更多人說上了話。
這才導致這種事情發生。
這樣的差異讓我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不好意思,也因而向雨海道歉,然而,我卻能感覺到她的心情因而變得更差。
因為我,在忍耐著甚麼感情的時候,往往會不發一語,只是深深地凝視著眼前之人看。
我,還做錯了甚麼嗎?
這樣的疑問驚恐的出現在我的心頭。
我,竟然會不知道我在想些甚麼...........
冷靜,想想看,如果今天雨海出了包,然後她一直向我道歉的話?
...........原來如此,我懂了。
"我,不需要跟我道歉阿。"
"恩"
聽此,雨海終於露出了微笑。是阿,我在自己犯錯的時候,不但不會道歉,還會罵自己是白癡呢。
但是...........
"但如果不道歉總感覺也怪怪的"
"這倒也是,畢竟是我"
是阿,粗心的我常常在各種事情上出包,對不起都快成口頭禪了。(雖然有一半的時候都是隨口一說,沒有挾帶歉意就是了。)
但是,面對自己,就不用如此顧慮了。
我們遭遇的第一個摩擦就此告一段落,雖然結果順利,但終究不是好的預兆。
不祥的預感很快的成真,在那之後,我們細微的差距所產生的鴻溝仍再逐漸加大。
過去,我往往是消息最不靈通的人。
因為我不在乎別人的生活,也沒有聽八卦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沒多少人會跟我說這種事。
少數認識的朋友知道我沒興趣也基本不會說。
然而,我能感覺到,最近,我聽到的消息遠超過往。
像班上有多少小圈圈、老師的辦公室裡的衝突、有白癡情侶在公共空間做那種事搞到退學等等。
大部分消息都讓人心累且沒有營養。
然而,我必須承認,和別人閒聊有時候又確實有所用處。
像交流學習技巧、聽實況主和實習生分享工作心得、有人大談其他地區的神明與神使知識等等
人脈能讓人增廣見聞,提供各種想不到的幫助,卻也讓人疲憊而難受。
我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涵義。
長期下來,我開始感到有些疲憊和畏懼,除了我哪怕稍微外向,但本質上終究不是樂於和他人交流之人以外。
另外,我還發現,隨著時間流逝,我逐漸地被影響,變得更加了解學校,和周圍的人事物,看事情的角度也因而較過往不同。
我,真的還是雨海嗎?
會不會從頭至尾,都只是那兩個間接創造我的女孩的人偶而已呢?
突然的恐慌與一路累積的害怕,於此刻慘烈的摧毀了我的心防。
我不再去學校,變得比雨海還要寡言,大多時候,只是窩在電腦前和床上無意義的浪費時間。
雨海對此完全沒有多說甚麼,而是默默地接著去學校。
聽說她在學校因而變得比過去還要多話,以此應付我留下來的爛攤子。
但周圍的人似乎能感受到我們之間細微的差別,所以各種交流也有減少的趨勢。
有時候,雨海也會翹課。就這樣待在我身旁。
我和我就像過去一樣,於只有自己一人的空間,隨意的放空大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再加之,我們還趁這個機會,嘗試了一些趣事。
像是體驗自己抱自己是甚麼樣的感覺。
首先感受到的,是在枕頭上偶爾能感覺到的,屬於自己的味道。
再來是,睽違已久的,來自她人的溫暖體溫和柔軟的觸感。
我是我,卻又不是我,我們朝曦相處所體會到的一切,皆濃縮於這個擁抱當中。
雖然有些寂寞,但更多的是難以言喻的安心感。
這讓我破碎的內心,緩緩地得到恢復。
對不起,謝謝妳,不管是道歉還是感謝,都是不合時宜的話語。
我們只需要享受於這個當下即可。
這樣,事情應該就告一段落了吧.................我本來是這麼想的,但似乎還是太天真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