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悠茜娅的纠缠

第35章 格陵兰之旅

从冰岛开船前往格陵兰,除了漫长的时间外、也需要合适的时节。再怎么样也得等到春末初夏的时节。所以米悠茜娅和长粼还得在冰岛呆上一段时间。同时她们还得尤其注意不能暴露自己的行踪。


好在对于现代电子科技,米悠茜娅比长粼更为擅长。她早就准备好无法被追踪到的银行卡,至少去ATM提取现金是安全的,余额都够普通人生活大半辈子了。米悠茜娅准备的手机、电话卡等等都使用的是不实名登记的。甚至为了避免实名登记,她们没有住在酒店,而是住在了奥拉夫森名下的一艘小船里。


毕竟米悠茜娅给得实在太多,把船租给米悠茜娅都是绰绰有余。为此米悠茜娅和长粼还大力装饰打理了一番船舱内部,让她们能还算舒服的把小船当成临时的住所。她们也会抽空到附近一些著名景点打卡,比如去到处温泉眼和火山口的黄金环线徒步。但为了保持低调,她们都会避免去游客多的地方。


对于奥拉夫森来说,米悠茜娅当然是尊贵的金主大人,接她们的活儿是稳赚不赔的。在初夏来临前他还能继续旅行社的工作,虽然是淡季,好歹也能挣一份工钱。接下来还有米悠茜娅这边的大活儿。当然米悠茜娅也不傻,她只付了三分之一的费用,完事了再回付剩下的三分之二。但即使三分之一,对于普通渔民出生、平时生活并不富裕的奥拉夫森来说那也是天降的财富,当然会把米悠茜娅和长粼服务得好好的。


在春末时节,他们已经做好前往格陵兰的准备。用的就是米悠茜娅和长粼住过的那艘小船。这艘小船原本是一艘20多米长的拖网渔船改装而来,而奥拉夫森已经好久没去过捕鱼,这几年都在帮旅行社开商用船只。对渔船来说,这小船装备算是比较齐全的,有各种定位电子设备、除了柴油机、还配备有备用的风帆。作为在19世纪就有航海经验的科特曼,会去找奥拉夫森自然是他的道理的。


从雷克雅未克到格陵兰的首府努克,这种小船就得开上十天,尤其是得小心规划航线,避开北大西洋海上的风雨区域。


到达格陵兰的努克后,奥拉夫森决定在这里休整两天,顺便再去补充采购物资。长粼二人也借机逛逛这个偏远的城市。


说是格陵兰的首府,努克从北到南也就5公里,走路差不多半天都够了。这里更多是一个人类聚集地,既有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因纽特人、也有后来殖民开拓时期移民过来的诺曼人,也就是现在的北欧人,更具体的来说是丹麦人。但基本上这个城市是丹麦人建立的,基本上要前往格陵兰的其它地方,都要在努克停留。甚至一些跨大西洋的大型货轮和邮轮,也会在这个努克这个小城市中专门开拓出来的一个大型深水港口停留。


虽然只是座小城市,但好歹也是人类文明的所在地。米悠茜娅也不再嫌弃这孤僻的小城,与长粼在这里闲逛各种博物馆、商场、购买纪念品什么的。她们也难得可以安心度日。毕竟有谁能想到她们此时会在这如同世界尽头的地方。况且她们就在这里呆两天而已,莎罗塔真要找过来,这地方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来到的。


两天后,他们如期启程进入戴维斯海峡,朝着巴芬湾航行。要抵达科特曼指示的卡纳克峡湾附近的海域,还得开上一周时间。但海峡中时常能看到漂浮着的蔚蓝色浮冰,让这一路上的景色毫不枯燥,甚至称得上精彩。


这一次航行他们的运气也不错,一路到维度很高的卡纳克峡湾附近时,都没有遇上太差的天气。而且这一带海域早已进入极昼世界,虽然容易让人失眠,但对航行来说可是利好的。


作为大金主的米悠茜娅,并没有让奥拉夫森像当年科特曼的“魅影”号那样驶入充满浮冰的危险峡湾中。而是选择让奥拉夫森停靠在附近的悬崖角下。


米悠茜娅和长粼用早已准备好的攀岩设备,从一处海浪平静的浅滩中爬上了峭壁。而奥拉夫森则在原地等待她们回来就行了——毕竟要是不等她们回来,剩下的八百万冰岛克朗可就没着落了。


攀上悬崖后,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常年不化的冰原——当相比科特曼的那个时代,如今格陵兰的冰原已经往内陆消褪了不少。她们在裸露的冻土层上徒步往内陆前行了三个小时,才来到冰原的末端。从这里开始,她们要换上冰爪靴、再拿上冰镐才能继续前行。


她们在冰原上一直走到夜晚——虽然只是时间上的夜晚,极昼时期太阳不会落入地平线下,她们才来到科特曼所指示的坐标地点附近。午夜的阳光位于远方的地平线上方一点的位置,让这里的午夜却拥有着低纬度地区夕阳时的黄昏烈焰。


“科特曼先生给我们的坐标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而且这一百多年来,冰层恐怕已经发生过很大位置的便宜。我们真的能找到科特曼先生说的那个……「恶魔十字架」吗。” 长粼看着周围被染成金黄色的、到处是裂痕的一望无垠的冰原,信心似乎不太充足。此时气温也在冰点以下,每说一句话都会喘出水汽。


“别担心,现在和「父亲大人」出生的时代可不一样了,长粼。”说罢,米悠茜娅从背包中拿出了一架折叠式的小型无人机,“看到没,这可是DJI最新型的无人机,除了可见光摄像头、还有红外摄像头。按理说,那个「恶魔十字架」会有红外特征。在这寒冷的冰原中肯定能被红外摄像头发现。”


“我同意,哪怕是外星科技,任何耗散型物体都一定会有红外特征。”


接下来,米悠茜娅用遥控器操作无人机起飞。用红外摄像头扫描着周围的区域。由于都是寒冷的冰原,基本上都看不到明显的红外特征。无人机飞行了大约十几分钟后,米悠茜娅发现屏幕中出现一个小小的亮斑,表明有一个红外特征明显的物体。


“该不会运气这么好吧!”米悠茜娅兴奋地说。


“这物体看起来也太小了。你让无人机停下来。”长粼却没那么乐观,虽然得出结论,“我很确定,这只是一个小动物。你看,还在自己动呢。看样子像是……应该是一只北极狐。”


“没关系,那就继续找吧。”米悠茜娅继续操作着无人机。但是无人机飞了半个小时后,没有再发现第二个红外特征源了。于是只能先让无人机返航。随后她们更换了一块新的电池,让无人机起飞继续搜索剩余没搜索过的区域。新的电池电量耗完后,还是没有结果。


让无人机返航、再度更换电池。这是最后一块电池了。她们虽然带有应急用的太阳能电池板,但要用应急的太阳能电池板给无人机电池充满电,也得好几个小时。


不过这一次,幸运的女神总算眷顾了她们。米悠茜娅手中的遥控器中,终于出现了一块巨大的红外亮斑——哪怕是北极熊,也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红外信号特征。


长粼立刻标记好位置,红外信号源离她们起飞无人机的地方大概还有5公里远,无人机只要几分钟就能飞回来,但在冰原上徒步的话至少还得一个多小时。


本来她们还打算可能要在这附近搭帐篷过夜,但此时神经兴奋的二人决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现在就前往红外信号源所在地。


她们步行了一个半小时,终于来到红外信号源的所在地——一个明显的冰层裂缝。


冰层裂缝内非常昏暗,地平线上的少许太阳光线无法透进冰层内。但她们确定冰缝大小足够她们入内。于是她们准备好绳索,钉好绳索用的锚点,带上头戴照明灯,一同进入了冰缝中。


当她们落在冰缝内可以立足的地面时,透过两人头上戴着的照明灯,果然看到了如科特曼笔记本中描述的漆黑的「恶魔十字架」。


“这就是「父亲大人」说的那个玩意儿了吧?”米悠茜娅竟然大胆的敲了敲十字架的漆黑外壳。非常坚硬、但触摸时并不会像接触冰面那样寒冷的触感。


“这就是那个「恶魔十字架」……”长粼也定睛观看这个确实不像人造之物的东西——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人稀罕至的极地冰层中,“但……然后呢?千辛万苦找到这东西后,我们应该做什么?”长粼感到一丝迷惘。


就在这时,「恶魔十字架」的底部泛起了红色的幽光——这也和科特曼笔记中提到的情形相似。随后,「恶魔十字架」发出了声音:


“我不是什么「恶魔十字架」。我是「幽刃」号的演算机。考虑到我是唯一的演算机,你们可以就把我叫做「幽刃」。”


与科特曼笔记中提到的“诡异的声音”不一样的是,她们眼前这个自称「幽刃」演算机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非常标准的人类语音。

关闭
选择章节